荻野久作1953年的荻野久作出生1882年3月25日 大日本帝国爱知县八名郡(日语:八名郡)下川村(日语:下川村 (爱知县八名郡))逝世1975年1月1日(1975歲—01—01)(92歲) 日本新潟县新潟市寄居町教育程度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医疗生涯行业妇科学家机构新潟大学东京帝国大学医院竹山医院著名荣誉紫绶褒章武田医学奖(日语:武田医学賞)[1]朝日奖(1966年)[2]勋二等旭日章(1966年)正四位银杯(1975年)

荻野久作(1882年3月25日—1975年1月1日)是日本婦產科學家(婦科學家)。東京帝國大學校友。朝日獎、紫綬褒章、勳二等旭日重光章獲得者。他提出了荻野式(日语:オギノ式)避孕法。

生平[编辑]

荻野久作出生于爱知县八名郡下川村(即后来的丰桥市下条东町),他原姓中村。然而在1901年,他被汉学家、西尾藩(日语:西尾藩)藩士荻野忍[3]收养,并改姓荻野。

1924年的荻野久作

他在原爱知县第四中学(即后来的爱知县立信书院中学(日语:愛知県立時習館高等学校))、日本学园中学校及高等学校(日语:日本学園中学校・高等学校)和旧制第一高等学校学习后,于1909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在东京帝国大学医院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于1912年被任命为新潟市竹山医院妇产科主任,并在新潟大学继续学习。他人生当中大多数时间均是在新潟市度过。1951年,荻野被授予新泻市荣誉市民称号。[4]

在看到新潟的妇女患有不孕症且生育率高后,荻野开始研究女性排卵的时间,不过当时他对这些事件仍未完全了解。1924年,荻野发表了关于女性排卵时间、黄体与子宫内膜变化的周期性、子宫内膜变化的周期性与受孕时间之间的关系的论文。这篇论文发表在《日本妇科协会杂志》第19卷第6期。第二年,这篇论文被选为获奖论文,但遭到了许多人的一致反对。[5]1929年6月,荻野前往德国进行进修。1930年2月22日,即在他于日本发表演讲六年之后,他的论文以“排卵与受孕日“为题发表在德国《妇科中心杂志》第22卷第2期。随后又发表在《日本妇科协会杂志》第19卷第6期。荻野亦于1923年因“人体黄体研究”被东京帝国大学授予学位[6]。

然而,奥地利妇科学家赫尔曼·卡瑙斯(德语:Hermann Knaus)却主张颠覆荻野开创的方法,将其作为一种避孕方法使用。而荻野不同意,因为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效果很差。然而不甘心的是,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作荻野方法。荻野对于人们使用他的理论作为一种简单的避孕方法感到不满,因为还有更可靠的方法可供使用,而自己的方法往往会因为意外怀孕以及堕胎而导致妇女失去生命。他认为,自己宁愿看到此方法被用于治疗不孕症,也不愿看到此方法被用于避孕。[7]

1975年,他在新潟市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直至他去世,他作为一名医生仍然在努力工作。

他死后,由于新潟市市民主动发起的活动,位于新潟市的他家门前的街道被命名为“久作路”,以纪念他生前的一系列成就。

参考文献[编辑]

^ 武田医学賞受賞者. [2021-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4).

^ 朝日章 過去の受賞者 Archive.today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7-20 - 朝日新聞社(日語)

^ 石原あえか. ドクトルたちの奮闘記. 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 2012-06-18: 139. ISBN 978-4-7664-1950-4.

^ 名誉市民 新潟市. www.city.niigata.lg.jp. [2021-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 荻野 久作. 臨床50年の思い出(要旨). 日本産科婦人科學會雜誌 (社団法人日本産科婦人科学会). 1961-08, 17 (8): 681.

^ 博士論文書誌データベースによる

^ 五十嵐正雄 F生殖内分泌学を築いた巨匠達の群像, メディカルビュー社, 2004年(平成16年), Chapter 1, pg. 31; ISBN 4-89600-727-1

外部連結[编辑]

荻野久作. kotobank (日语).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荻野久作

规范控制数据库 国际

FAST

ISNI

VIAF

WorldCat

各地

德国

以色列

美国

日本

荷兰